(相关资料图)
读创/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蕾
8月20日,“一带一路”绿色创新大会(2023)在深圳开幕,深圳生态环境部门发布《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政策法规蓝皮书(三)》。本届大会以“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‘一带一路’建设”为主题,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、“一带一路”绿色发展国际联盟(简称“绿色联盟”)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,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(深圳)(简称“一带一路中心”)承办。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和地区环境主管部门、国际机构、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等近200位嘉宾出席开幕式。
《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》显示,深圳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,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板。当前,深圳聚焦绿色经济,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,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;深圳全面推广绿色建筑,目前深圳市绿色建筑建设规模超过1.6亿平方米,绿色建筑规模和密度位居全国首位;深圳大力构建绿色交通,深圳市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100%实现纯电动化,绿色公交发展全球领先,世界银行将深圳绿色公交模式向全球的189个国家发布推广;深圳积极助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,去年,全球首个“国际红树林中心”落户深圳;深圳组团参加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(COP27)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(COP15)第二阶段会议,获 “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”称号。
会上,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《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政策法规蓝皮书(三)》。该蓝皮书是通过调研各国基础条件、绿色技术、贸易投资等信息,梳理环境政策法规标准,并围绕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投资合作分析,为政府、企业及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支持和投资参考。深圳自2020年起启动蓝皮书系列专题调研,目前已累计发布了三期蓝皮书,研究了20个国家和地区,本期报告选择了尼日利亚、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巴西、阿联酋5个国家作为研究的国别。报告共涵盖环境政策法规与标准110多项,案例近50个。
审读:谭录岗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