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
2、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译文: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,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?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?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?”曾子:曾子姓曾名参(音shēn)字子舆,生于公元前505年,鲁国人,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。
【资料图】
3、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,以孝子出名。
4、据说《孝经》就是他撰写的。
5、三省:省(音xǐng),检查、察看。
6、三省有几种解释:一是三次检查;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;三是多次检查。
7、其实,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,表示动作频率多,不必认定为三次。
8、忠:旧注曰:尽己之谓忠。
9、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。
10、信:旧注曰:信者,诚也。
11、以诚实之谓信。
12、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,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。
13、传不习:传,老师传授给自己的。
14、习,温习、实习、演习等。
15、扩展资料:曾子的地位:孔子去世后,曾参聚徒讲学,有不少弟子,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、孟子一派的创始人。
16、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,不入“孔门十哲”之列,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“十哲”之一。
17、唐玄宗时追封为“ 伯”。
18、中唐以后,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,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。
19、北宋徽宗时加封为“武城侯”,南宋度宗时加封为“ 国公”,元至顺元年加封为“宗圣公”,到明世宗时改称为“宗圣”,地位仅次于“复圣”颜渊。
20、曾子师从孔子,积极推行儒家主张,传播儒家思想。
21、孔子的孙子孔伋(字子思)师从参公,又传授给孟子。
22、因之,曾参上承孔子之道,下启思孟学派,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,又有发展和建树。
23、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,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。
24、曾参以他的建树,终于走进大儒殿堂,与孔子、颜子(颜回)、子思、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。
25、曾子性情沉静,举止稳重,为人谨慎,待人谦恭,以孝著称。
26、齐国欲聘之为卿,他因在家孝敬父母,辞而不就。
27、曾提出“慎终(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),追远(虔诚地追念祖先),民德归厚(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)”的主张。
28、又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的修养方法,即“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